山东科技大学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同时也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5所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之一。
山东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矿业见长,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
校门学校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243.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设有16个学院和9个教学系(部)以及1个独立学院。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9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4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72个本科专业。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27个,山东省强化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学校设有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授权业务中心、国家外专局外语培训中心、“山东—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心”、青岛市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在学校设有中国唯一的“中国科学中心”。
学校现有在校生4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510余人,独立学院学生8580余人。另有继续教育类学生32000余人。有教职工29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000余人,教授257名,副教授411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名,“泰山学者”9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教师58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7名,博士生导师124名。
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8人,省级优秀教师19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山东省品牌专业建设点3个,山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各类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
经过50余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新的世纪,山东科技大学将努力建设成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矿业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在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岩土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等领域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学术优势。设有工程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院所 90余个。“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842项,计划与合同经费8.8亿元。其中,纵向项目1167项,计划经费1.9亿元,包括国家 “973”“863”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项目163项,计划经费6739万元;横向项目2675 项,合同经费6.9亿元。鉴定科技成果323项;发表论文8503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1632篇,CSSCI、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等收录或转载论文 254篇;出版科技著作418部;授权职务专利249件;获上级科技奖励71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18项。2012年科研立项 1004项,计划与合同经费2.5亿元,获科技奖励213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51项,授权职务专利2291件。
山东科技大学是由“两个源头、汇成一条主线”而来。
山东科技大学一个源头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洪山煤矿工业学校。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洪山煤矿工业学校迁至安徽省淮南市,更名为淮南煤矿学校。
1958年,淮南煤矿学校升格为淮南煤矿学院。
第二个源头
1956年,成立煤炭工业部济南煤矿学校。
1958年,济南煤矿学校升格为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
1960年,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山东煤矿学院。
汇成一条主线
1963年,淮南煤矿学院成建制迁往济南并入山东煤矿学院。
1971年,泰安煤矿学校并入后,学校更名为山东矿业学院。校部由济南迁至泰安,济南设分院。
1985年,山东矿业学院济南分院管理系和会计系成建制搬迁至烟台成立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现为山东工商学院)。
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科技大学。
2001年,山东省财政学校并入山东科技大学。
2001年,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校区。
2004年,学校办学主体搬迁至青岛校区。
2007年4月,山东科技大学法人注册地登记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在泰安和济南分别注册了校区。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有省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89项。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该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0余项。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已为社会培养了20余万名各类人才。
高层次人才及学位点情况:
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人。
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9个授权领域。
77个本科专业。
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64个):
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7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2个。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1个。
山东科技大学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培养平台(124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8个。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53门。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教学名师10名。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0余项。
国家重点学科(培育)
采矿工程
“十二五”重点学科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岩土工程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材料加工工程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安全技术及工程 | 矿物加工工程 |
应用数学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工程力学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加粗为特色学科) |
泰山学者设岗学科(9个)
采矿工程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岩土工程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安全技术及工程 | 摄影测量与遥感 | 机械电子工程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点
矿业工程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机械工程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软件工程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简介
山东科技大学学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在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岩土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等领域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学术优势。设有工程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院所90余个。“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842项,计划与合同经费8.8亿元。其中,纵向项目1167项,计划经费1.9亿元,包括国家“973”“863”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项目163项,计划经费6739万元;横向项目2675项,合同经费6.9亿元。鉴定科技成果323项;发表论文8503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1632篇,CSSCI、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等收录或转载论文254篇;出版科技著作418部;授权职务专利249件;获上级科技奖励71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18项。2012年科研立项1004项,计划与合同经费2.5亿元,获科技奖励213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51项,授权职务专利2291件。
校科技园
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青岛市第二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于2005年开工建设,2013年1月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获批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园也是教育部、科技部认定的“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由学校直接负责建设,规划一期占地135亩,规划建设20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300多家研发机构和企业入园创业发展。科技园已成为学校学科发展、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的延伸基地,是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示范、学生实习实践创业就业基地。
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可自主支配面积135亩,已建成3万平方米孵化器场所,规划建设20万平方米,形成了新材料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软件开发、环保与化工、仪器仪表、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服务等产业孵化中心。已入园创业的研发机构、孵化企业、校企合作研发中心达到112家,综合培训机构3家,管理咨询服务机构3家,转化科技成果80多项,在孵企业51家,毕业企业13家,大学生创业企业20家,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3家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已经成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校师生创业的重要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 |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技厅)
矿业安全工程与环境保护实验室 | 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实验室 |
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实验室 | 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
山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 山东省,矿山机械工程,重点实验室 |
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教育厅)
矿山安全监测技术与系统 | 海洋测绘 | 深部矿井安全开采 |
先进材料与表面改性 | 数字矿山,与,软件技术 | 地下工程 |
深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地质,研究 | 低碳能源,化工 | 太赫兹技术 |
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实验室(教育厅)
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实验室 | 深部矿井安全开采实验室 |
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实验室 | 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实验室 |
岩土与,结构工程,实验室 | 矿山机械工程实验室 |
微结晶强化,工程材料,实验 |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十五”重点实验室(教育厅)
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实验室 | 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实验室 |
矿业安全工程与环境保护实验室 |
山东省“九五”重点实验室(教育厅)
运输提升实验室 | 矿山压力实验室 |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海岛(礁)测绘技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
青岛市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太赫兹技术重点实验室 | 青岛市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 |
国家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
矿山安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矿山生产安全检测技术与设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矿山辅助运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煤制甲醇催化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矿山,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金属材料与,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3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煤炭开采安全与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工业测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工程研究中心
青岛市矿山安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 泰安市工业自动化(FA)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济南市磁悬浮研究中心 |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教育国际化道路。已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01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有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余项,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的高校开展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学生交流项目。接收有俄罗斯、美国、法国、韩国、日本、德国、蒙古、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0多名教师是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
山东科技大学学校现有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教授287人、副教授49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泰山学者”特聘教授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博士生导师158人,全国模范、优秀教师10人,省级优秀教师17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
党政管理部门
党委、校长办公室
纪委 监察处
组织部
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统战部 机关工委
学生工作部(处)
武装部
教务处
研究生学院
科研处
学科建设办公室
人事处
财务处
资产管理处
审计处
国际交流处(学院) 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校友工作办公室
基建处
保卫处
离退休工作处
水电暖管理办公室
群团组织
工会
团委
教学科研单位
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外国语学院
理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采矿工程研究院
教辅单位
高等教育研究所(学报编辑部)
图书馆
现代教育中心(隶属于教务处)
档案馆(挂靠党委、校长办公室)
附属机构
后勤服务总公司
科技产业总公司
校区设置
泰安校区(泰山科技学院)
济南校区
江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委副书记 | 尚勇 |
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巡视员 | 于孔让 |
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 | 郭开朗 |
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 | 任启兴 |
现国家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 任启兴 |
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 王随莲 |
山东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委常委 | 柏继民 |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 王文升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 董明俊 |
前江西省副省长,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朱英培 |
江西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江西省自然,摄影协会,会长 | 朱英培 |
聊城市委书记 | 宋远方 |
山东省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 贺国平 |
山东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党组书记,局长 | 王子奇 |
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 袁策 |
福建,煤炭工业协会,会长 | 许炜华 |
煤炭工业部济南设计研究院院长,山东中济工程承包公司总经理 | 郭小平 |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党委书记,局长 | 魏振岱 |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党委书记,局长 | 李学文 |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兼海外研究中心主任 | 金之钧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煤炭工业协会会长 | 包尚贤 |
神华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 张玉卓 |
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企业侨联主席 | 张玉卓 |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 | 林长平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院长 | 邵军 |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院长 | 孔祥国 |
北京,中矿,集团董事长 | 孙浩 |
山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 卜昌森 |
山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 李希勇 |
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 李希勇 |
山东能源枣庄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 江卫 |
山东能源,淄博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 张寿利 |
山东能源,肥城,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 孙廷华 |
山东能源,临沂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 刘成录 |
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 景宏年 |
兖矿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 | 王信 |
浙江物产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 胡江湖 |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 | 刘建功 |
日照山海天城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 相丰 |
北京新阳山科科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 玄甲国 |
山东甬泰钢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 玄甲国 |
同济大学副校长 | 蒋昌俊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 吴淼 |
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 高进华 |
驻米兰总领馆科技教育文化领事 | 赵向东 |
新西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华裔艺术家 | 曹俊 |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 吴志刚 |
山东政法学院,党委书记 | 张士昌 |
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 | 黄琦 |
山东女子学院,党委书记 | 孙秀丽 |
山东建筑大学,校长 | 靳奉祥 |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院长 | 马殿平 |
江西,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 刘明初 |
山东科技大学新学校标志(校徽)说明
新学校标志(校徽)在原标志(校徽)基础上演化而来,采用学校标准蓝色主色调。
新学校标志(校徽)为圆形,蓝底、白色字体、白色图形。
标志(校徽)以英文校名缩写“SDUST”作为形象设计元素,通过字母笔划的借用和伸延造型,演变为飞鸟的图形,象征学校教育事业积极向上、腾飞发展;图形中心有4个圆球,组成花的形象,代表“科技”,象征科技之花盛开;图形外环上方为毛体字校名“山东科技大学”,下方为英文标准字校名“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惟真求真知、探真理、究真谛、存真率、做真人,是大学一贯的宗旨,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发明创造的准则,是做人的底线;
求新想新事物、求新方法、图新变革、创新事业,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是科学研究追求的最高境界。
山东科技大学校歌
孟广征词刘寿臣曲
高山下,泉水旁,海滨好风光
采春华,收秋实,阳光伴成长
惟真求新,思精思进汲滋养
春蚕华发,编织青春的梦想
啊~ 科大,放飞心灵的乐园
啊~ 科大,天下学子向往的地方
松慠霜,水激扬,浪涛迎风唱
攀书山,游学海,勤奋争自强
惟真求新,思诚思爱向未来
校园如歌,唱响青春的华章
啊~ 科大,求知成才的殿堂
啊~ 科大,我们终身难忘的地方
我们终身难忘的地方
CUBA情结
男篮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男篮是1988年经山东省批准成立的高水平运动队之一。现已被教育部批准为招收高水平运动队院校。曾连续13次获得山东省高校篮球赛冠军,山东科技大学男篮是CUBA中的一支传统劲旅,为学校争得许多荣誉:曾先后9次入围CUBA八强赛,5次获得东北赛区冠军,并在第四届CUBA联赛中获得总冠军,第九、十一届CUBA联赛中获得全国亚军。四次代表山东省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篮球比赛,获得第五、第六届全国大学生 运动会篮球比赛第四名,参加了第一、三、四届CBA-CUBA青年篮球对抗赛并获得第三、四、五名,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学校男子篮球队比赛70余场。
女篮
山东科技大学女篮连续获得山东省高校篮球联赛的冠军,并多次进入东北赛区的前四名。在CUBA历史上的最好成绩是获得了第十二届CUBA联赛的全国第二,但这仍然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在今后的比赛中,她们会忘记曾经的荣誉,重新开始,力争在以后的比赛中有新的突破。同时,通过比赛向兄弟院校和全国观众展示科大人的精神。
青岛校区: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 邮政编码: 266590
泰安校区: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岱宗大街223号 邮政编码: 271000
济南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胜利庄路17号 邮政编码: 250031
山科大获力学竞赛特等奖
2013年9月,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成绩揭晓,经过为期两天、四轮的激烈角逐,山东科技大学理学院力学系王育平教授和赵增辉老师带队,马粮、周晓军、孙宗涛、宋鑫、董承志5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理论设计与操作”团体赛第一名,获大赛特等奖,成为四届团体赛比赛中,唯一一所获此奖项的非211、985学校。